特色芜湖千年文化孕育芜湖三画
芜湖江城的历史源远流长,各类艺术精品层出不穷,芜湖“三画”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芜湖铁画虽然传承了下来,但堆漆画、通草画已较为久远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致面临失传甚至消失的危险。
壹
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有三朵芜湖人创造的奇葩,为世人所推崇,这就是芜湖铁画、通草画和堆漆画。
其中通草画与堆漆画是十分珍贵的手工艺品,现在已经十分难得一见。
贰
芜湖铁画,又名铁花,创始于清代顺治年间,迄今已有多年历史了。
它以我国传统国画为基础,吸取金银首饰制作、剪纸、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法,融会贯通,自成一派,为前代所未有。
铁画画面以白色为底色,线条保持铁的本色,因而显得黑白分明,虚实相生,立体感强,而又刚劲有力,挺拔豪放,古朴典雅,酷似国画。
新中国成立后,芜湖铁画得到大力发展。不但有专门的工艺美术厂生产铁画,畅销全国各地,而且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10多个国家。如今芜湖还有20多家民营企业生产铁画,在市区形成了铁画销售一条街。铁画由过去的“斋壁雅玩”之物,登上了大雅之堂。
年6月,芜湖铁画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芜湖市首个进入国家级行列的艺术。
叁
芜湖通草画和堆漆画分别由艺人谢白水(-年)和吴思才(-年)创始于清代末期。
肆
通草,又称通脱木,是一种植物。19世纪初,广东一带把通草的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成为通草画。它是市井风情故事和习俗的载体,融合了中西风味。
通草画是用洁白柔软的通草片作原料,经过剪、刻后,贴在绢或绫装裱的板上,然后再着色勾画而成,可创作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艺术作品。这种艺术品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浓淡远近、层次分明,极具美感,可保五六十年不褪光色。
20世纪60年代,芜湖通草画曾参加过北京全国画展,有的作品被省博物馆收藏。通草画曾被作为珍贵艺术品赠送过国际友人,还多年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多幅作品曾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通草画代表作《天女散花》、《婵娥奔月》、《四季条屏》、《仕女》等销往大江南北。
伍
堆漆画是以木屏作画板,用彩色油漆堆砌其上,经过抹灰、划稿、堆灰、磨光、修整、上漆、涂彩等七道工序,成为浮雕式半立体的美术作品。
堆漆画将泥塑、浮雕、油画三者融为一体,具有雍容富丽、斑斓多彩的特色。画面色彩鲜艳耐久,即使粘有灰尘,也可用水洗,长保清新。而且,历时愈久,色泽愈浓,美感愈强。
这种独特的艺术,过去只用于商店招牌或寺庙神龛匾额和楹联,作为装饰品。
经过吴思才的改进后,堆漆画艺人创作出各种题材的作品,堆漆画广泛普及到家庭,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作品《木兰从军》、《梁红玉擂战鼓》、《四季花鸟》、《弋江全景》曾到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出,有的作品被省博物馆收藏。
建国后,在谢白水、吴思才率领下,芜湖通草画和堆漆画得到发展。不过如今,通草画和堆漆画工艺发展逐渐萎缩,只有少数艺人在零星生产。
街邻街坊
芜湖首个以社区平台为单位的白癜风反复发作怎么办怎么才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mj/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