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ldquo江南四大米市rd
图片来自于芜湖档案局
芜湖米市起源于清乾隆年间
时有20多家米业的大砻坊和20多家小市
年芜湖成为通商口岸后
芜湖成了米业商埠,商贸日兴
而芜湖米市的启动点和发祥地
竟是今天的马塘区
当然现在已经是称之为弋江区了
相传孙吴大将周瑜曾在此练兵秣
马塘区因为地处青弋江注入长江的南岸
水产品有名闻遐迩的长江“三鲜”
沿岸人烟密集
集市贸易相当繁荣
管辖皖南地区的
“徽宁池太广道”也设在这里
这里算的上芜湖的工业发源地
有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鲁港“三刀”也产在这
因芜湖水运交通发达
李鸿章便让张荫桓亲自出马
利用同乡情谊大拉关系
对广潮米帮许诺
由芜湖关道发给专营米业执照
在芜有代办专利;米粮打包费用由卖方支付
外轮水脚银不另加价
即由芜运来至沪仍按照镇江运沪力资计算
果然引动广潮米帮纷然至芜投资开设米号
接踵而来的是宁、烟帮共20多家
四大米帮是支柱
促使"堆则如山,销则如江"的米市迁至芜湖
从此芜湖米市开始兴旺,大功告成
芜湖利用水路的通畅
一举成为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的近现代化自此开始
据年芜湖海关统计
时有民船只
大的可载千担,小船也达来担
位居中国四大米市之冠
芜湖市米市开业时
郊县农民踊跃在米市大院内出售余粮
那时候算盘是主要的计算工具
很多人挑着扁担售卖
年7月20日芜湖市米市重新开业
农民出售余粮
最高时
日销大米千包左右的小市行就有一百余家
年7月20日芜湖米市重新开业
位于芜湖市九华北路金湾米市大厦内
西邻芜湖长江大桥
东邻芜湖机场
年元月15日芜湖大米批发市场开业
区内有吨粮食专用码头,交通便利
占地2.1公顷,建筑面积1.6平方米
年服务成交粮食万吨
年元月15日芜湖大米批发市场外景
只可惜,今天的金湾米市也已被拆毁
芜湖米市也只有历史美名传扬罢了
很珍惜这一段老照片
如今的芜湖米市
在滨江公园的雕塑才能看到
通过这一个个雕塑让我们了解到
背后的沧桑历史,厚着的长江文化
在原8号码头临江处
一幅圆形铁色雕塑图
标注出芜湖航运位置
组雕是旧时代商品经济生产、流通的一个缩影
江边台阶上
有一组码头搬运工人群雕
五人组成
正在往江边搬运袋装粮食
在时代变迁中
芜湖作为四大米市之首
渐渐的在人们的视野中消散开
有关芜湖米市的记忆,你知道多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ms/1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