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印记书的沉淀旧时辉煌之雅积楼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相传,《牡丹亭》创作于芜湖雅积楼。其实,虽然《牡丹亭》不是在芜湖定稿,但汤显祖先生寓居芜湖雅积楼之时正是他创作《牡丹亭》的一个阶段,所以说,这样的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

1

雅积楼又名“雅集楼”,位于芜湖县学之西(今儒林街18号),原为明代才子李永的居第。雅积楼是芜湖藏书最多,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雅积楼的辉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最初建立到后来的辉煌,雅积楼蕴含着李家多位主人的无数心血。

2

李永是雅积楼的第一代主人,正是他建立了这座名留青史的藏书楼。

李永,字怀永,江西吉水人,后其祖父李泰生至芜湖开馆教授学生,李永随之来芜并定居于此。受其家人影响,李永喜读书,更爱书,遂建藏书楼阁,阁中藏书万卷,并为此特制“雅积”匾额一块,悬于楼上,故此藏书楼名为“雅积楼”。

雅积楼第二代主人为李永之子李赞、李贡兄弟。

明成华二十年(年),李赞、李贡兄弟二人一同考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百姓还在雅积楼附近建了一座“双进士”牌坊以纪其事。

李氏兄弟二人为官清廉年,深受百姓爱戴,可惜因为受到当朝权臣宦官刘瑾的排挤,他们只得返归故乡芜湖。生于李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他们兄弟也酷爱藏书,回归故乡之后,李氏兄弟广泛收藏书籍,并在这座藏书楼中广交正直之士。在他们兄弟二人的共同经营下,雅积楼中的藏书量有了很大的增加。

李贡之子李原道在《雅积楼赋》中写到:“于惟大父,积书以楼。吾考继之,充栋汗牛。”说明经他祖、父两代收藏,雅积楼的书卷已相当多。

第三代雅积楼之主为李贡之子李原道。

关于这位家主与雅积楼的故事,书中史实只寥寥数语,流传下来的故事是这样:阉党垮台后,李赞、李贡兄弟二人已逝,李贡之子李原道上疏雪冤,朝廷追赠李贡为资善大夫、南京工部尚书,故“雅积楼”又被后人称作“尚书楼”;后李原道请周赤山作《雅积楼赋》以纪其事,并亲自撰写铭文。

雅积楼第四代主人为李原道之子李承宠。正是在这段时间,汤显祖来芜在此经过了重要的创作时期。

据民国《芜湖县志》记载:“世传汤临川过芜寓斯楼,撰《还魂记》,其中因名曰‘雅集’,盖讹‘积’为‘集’,而不知本李氏之旧名也。”

当年,汤显祖被贬,途经南雄,结识了李承宠。后来,李承宠任满回芜,晚年生活穷困潦倒的汤显祖四处投友,李承宠热情接待了他,将汤显祖安置在雅积楼上居住,使其能专心致志地从事创作。 

至李承宠之时,雅积楼已颇具规模,藏书十万卷。其后,经过李氏家族明清两代,四百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雅积楼终于发展成为芜湖藏书最多,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

3

然而不幸的是,咸丰三年(公元年)二月,太平天国与清廷在芜湖激战,雅积楼毁于战火之中,十万卷藏书也均付之一炬,令世人扼腕叹息!

民国初期,芜湖人汤氏在遗址上按原貌重建雅积楼,只是规模比原先的小了许多。如今,如今,雅积楼还完好地保存着“汤画锦堂墙脚界”石碑。年7月,被芜湖市市政府拟定为第四批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图文

网络

街邻街坊搜集整理

街邻街坊

芜湖首个以社区平台为单位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北京哪家医院的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ms/8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