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经典之手,与文化相伴芜湖通俗文艺研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27日上午,中江书院迎来了春节后的首场活动,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中江书院隆重举行。

出席当天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编剧许少逸,他创作的大型黄梅戏《斛擂》以及电影《生死擂》等众多作品曾获得安徽“五个一工程”奖,省政府“贡献奖”以及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等,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芜湖日报》社副刊部原主任汤修宪,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玫瑰诗人、中江书院客座教授张远琴,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耿福兴董事长高述红,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越剧名家、徐派创始人徐玉兰弟子贺安珠,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芜湖日报》社新闻部原主任万晓明,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原院长方大卫教授,宣城地区税务局原局长、作家车家智,摄影家刘声山,中江书院执行院长、公益摄影家程序以及各界艺术家和社会热心人士共二十余人。

首先由中江书院执行院长程序致欢迎辞。“微风拂面,温暖如春,有缘和大家相聚在这春光里,让中江书院更有朝气和活力!书院致力于学术交流基地、文化传播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已成功举办过公益讲座、名家论坛、读书会、文化展览、高端培训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已获得政府及社会各界权威机构授予的基地及奖项有20余项。我对中江书院和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合作前景充满期待,共同打造更多的品牌活动,营造芜湖人民的精神家园。”

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张远琴在讲话中表示,通俗文艺是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它包括小说、诗歌、散文、书画、收藏、剧本、故事等。自年至今,研究会在社会调研、文字艺术创作、培训讲座等方面均取得成果,创作出版了一批文字、艺术作品。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人才将在中江书院里发挥最大作用,来自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可以选择适合的形式来书院讲学,助力书院发展,同时将通俗文艺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少逸讲述了授牌活动的初心与意义。中江书院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文化底蕴厚重。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在此建立创作基地,可以加强传统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并颂扬改革创新精神,发挥通研会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势,助力书院发展,共同打造书香芜湖这一亮丽的文化品牌。

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汤修宪和中江书院执行院长程序共同揭牌。一众嘉宾共同见证书院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并对授牌仪式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来自通俗文艺研究会的艺术家们表示,希望以授牌仪式为合作契机,以中江书院为文化生产和输出的平台,坚持正确的艺术方向,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追求,他们将发挥特长,深入到书院的每一个角落,挖掘百年书院背后的故事,传播“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书院理念,讲好书院故事,鸠兹故事,芜湖故事,以文化提升书院独有的品质和内涵。同时为通俗文化研究会今后的文艺创作和发展思路提供更多的可能。

当天下午,通俗文艺研究会在中江书院治事斋开展了首场活动,由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玫瑰诗人张远琴带来《漫谈新诗创作》的公益讲座。讲座从新诗的起源、新诗流派、新诗的分类、新诗的特点、新诗的表现手法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授、解读新诗。同时张会长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漫谈新诗创作。张会长在现场与来宾共同欣赏现代新诗代表作品:徐志摩《再别康桥》、舒婷《致橡树》、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分享她的原创作品《记忆》、《诗意太白山》(组诗)、《雨夜》等。现场听众表示,通过今天的讲座,对现代新诗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也激发了对新诗创作的热情。

徽风皖韵、人文荟萃的中江书院,是文艺家们寄情山水、采风写生、汲取艺术营养的创作宝地,也是创作者笔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此次芜湖通俗文艺研究会创作基地落户书院,将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艺创作与书院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歌以咏志,文以载道,日月崇光,传承瑰宝,重任再肩,明天更好!

—THEEND—

编辑

张倩倩

审核

刘越

终审

程序

中江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tw/121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