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芜湖的心脏一个离家的孩子写出所有老芜

文章篇幅有点长,但希望亲们耐心读完,

江妹表示感触非常多,膜拜神作。

离开家乡芜湖以后,我常看芜湖的新闻,似乎这是拉近我与家乡之间距离的最好办法。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骄傲。每当回家的列车驶过芜湖长江大桥,看着车窗外再熟悉不过的城市一点点的变化着,我的心中也明朗起来。

然而乘上回家的公交车,车转过一个个路口,从繁华的街道转入老城区时,看着曾经熟悉的老房子一栋又一栋的变成了颓圮的瓦砾堆,长满了荒草,我又怅然了。

30公顷土地曾是芜湖的心脏

我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地方——芜湖古城,位于芜湖市东南部,是东至环城东路,南至青弋江,北至环城北路,西至九华中路的一块长方形区域。

这块约30公顷土地曾经是整个芜湖地区的心脏。两千年来虽屡毁屡建,沧海桑田,芜湖古城却依然坚守于青弋江之滨,向人们默默展示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芜湖早在公元前年就已设县。东汉末年,孙权为拱卫都城建邺的安全,于黄武二年将芜湖城迁至县内的鸡毛山一带,这是芜湖作为“城”的最早年代。

北宋时,芜湖建造了宋城。自宋以后,芜湖古城因战火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明万历三年重新建造了芜湖古城。

清顺治十五年在明代城基上重修。直至年清政府把芜湖辟为通商口岸,长江沿岸地区被列强争相开辟为租界,芜湖古城从此走上了逐渐衰落的道路。

徽商将芜湖作为发展商业的新起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芜湖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形成以徽商文化为主、多种文化和谐融合的青弋江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来源于徽州黄山的青弋江在芜湖汇入长江,徽商便顺流而下来到芜湖,将芜湖作为发展商业的新起点,在这里中转的货物通过长江运输到全国各地。徽商在芜湖扎下了根,为芜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历史悠久的徽文化。

而地理上与南京的接近,又使得芜湖更加大气更具内涵。这些因素相互融合,使芜湖古城成为了一座文化和商业都十分繁荣的城市。

中国最古老的城隍庙在芜湖

灿烂的文化深深融入芜湖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古城主干道东内街西侧,有一座始建于三国年间的城隍庙里,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城隍庙,一年四季香客如云,终日香火燎绕,成为古城人特有的宗教信仰。

古城内的儒林街东段,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建于宋朝的“县学学宫”主殿大成殿,至今仍保存完好。

殿周围有很多著名书法家的题字石碑,其中不乏米芾这样的书法大家。而这儒林街,正是当年吴敬梓创作蜚声中外的名作——《儒林外史》的地方。

此外古城里还有有张恨水故居遗址、汪道涵故居等名人故居,分布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可见芜湖古城文化气息非常浓厚。

古城的繁华中国四大米市之首

繁荣的商业使芜湖古城形成了以南门湾、南正街、花街、米市街等街巷为主的商业中心。近代的芜湖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首,米市街则是芜湖米市交易的中心。

而南门湾、南正街、花街等街道均由青条石铺成,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整体看来十分类似著名的屯溪老街,直到今天依然保存完好。

大杂院里的孩童喜欢在古城“大清监狱”里探险

小时候,我住在古城一个普通的大杂院里。这个大杂院毗邻“大清监狱”旧址,于是我就常和家门口的小伙伴去大清监狱大院里“探险”。

我的幼儿园是在儒林街上一座徽式老宅子改成的校舍里上的,每天放学我总要拉着来接我的爷爷去不远处的花街、南门湾逛逛。

古老的商铺里摆满的各种百货、衣料、好看的茶具、精美的文玩以及竹条编制成的椅子和各种工具。童年的世界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

清晨,古树上悦耳的鸟鸣将我唤醒。夜晚,调皮了一天的我总能甜甜的入睡。古城的天空是蔚蓝的,古城的生活是宁静、悠闲的。

古城正在被芜湖人一点一点地遗忘

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中心早已不在古城。相对于新城区来说,老城区的位置略显偏僻,缺少商业价值,因此被一轮又一轮的旧城改造所遗忘。

某种意义上倒是使得古城免遭现代都市文明的践踏,能有尊严的保存下来。然而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大,对于新近成为市区居民的人来说,他们对古城很陌生。

同时,对整个市区而言,古城又不过是块弹丸之地。古城开始被整个芜湖遗忘。

曾经繁华今似梦。落后的生活条件使得很多人无奈的搬离这里,只剩下不便搬离的老人默默坚守着。古城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最值得芜湖人骄傲的地方改造一波三折

当古城的破败越来越与周围的繁华格格不入时,传说中的改造计划终于开始。然而在还没有规划好怎么保护古城原貌以及如何重现昔日繁华时,很多老房子就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成了一堆砖瓦。

这样的破坏激起人们的反对,改造逐渐陷入停滞。这一停就是好几年。那个最值得芜湖人骄傲的地方,那个承载了芜湖两千多年悠久历史以及无数人记忆的地方,竟成了一片废墟。

有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还保留着,只不过用砖墙封住了入口,突兀的立在废墟里。曾经的商业中心南正街和花街,基本还保持原状,甚至还有一两家商铺依然在营业,只是所剩商品寥寥无几,也鲜有人来光顾。

在一个路口,我遇见一个带着女儿特地赶来古城的父亲。

他说他小时就生活在这里,这里给他留下太多的回忆。大学毕业后外地生活,已经好些年没回来了。这次回老家特地带女儿来看看古城,没想到古城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了。

小女孩有些不情愿呆在这里,而父亲的眼里却写满了落寞,不愿离去。我知道古城在所有老芜湖人心中的分量。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城市仍然在上演。近些年来,人们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却忘记了保护属于每座城市的独有记忆。

前段时间听闻芜湖古城改造的规划方案最终敲定,即将开工。我在网上找来了那个方案的宣传片,看完之后虽然惊叹于规划设计者的巧妙用心,然而这种融入了现代元素的方案还是让我觉得改造后芜湖古城已不再是我记忆里那个古城了。

但不管怎样,还是很希望芜湖古城能尽快完成保护性开发,能重现昔日“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繁华。

如今,中国的城市建设越来越雷同越来越没有特点。地方政府执着于建设新城区,而老城区的种种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开始制约城市的发展。

我们的决策者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城市的发展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

我希望更多的城市不要只是盲目的拆房子、建高楼、修马路,一心只想着如何提高GDP,更要能意识到老城区的重要性,将老城区保护好,发展好,发掘出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把城市做成“唯我一家”的精品,做到更长远更和谐的发展。

(文/图:小黑想做摄影师、花街图/花yefei、

孙天一字子愚)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得的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tw/78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