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芜湖人,了不起的大芜湖
卫星地图告诉你
几十年来
芜湖城市布局变化有多大
芜湖历史文化从“鸠兹”说起
春秋战国时,芜湖称“鸠兹”。这个“鸠”字出自《诗经》开篇《关雎》的“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三年,春,楚自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鸠兹城址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此处湖沼草丛,鸠鸟云集、繁衍生息,故得名“鸠兹(兹为滋生之意)”。
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鸠兹设县,易名“无湖县”,芜湖成为丹阳郡所辖17县之一。
这是“无湖”一名在史籍中首次出现的时间。年三山区竹山汉墓出土文物“无湖长印”,证实了“芜湖县”原名为“无湖县”。
直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复置无湖县时,“无湖”才改成成了“芜湖”。“芜湖”作为县名与湖泊名有关。原来鸠兹附近的大湖,由于湖泊的淤积作用,湖面缩小,湖水变浅,蓄水不多而多生芜藻,名曰:“芜湖”(湖泊名)。后来因靠湖设县,故因湖而名。
《太平寰宇记》载:“芜湖(水名)长七里,蓄水不多而生芜藻,故曰芜湖。因以名县。”《太平御览》引《宣城图经》曰:“芜湖山在(芜湖县)西南,山因湖名之。汉末于湖侧置芜湖县,以其地卑,蓄水非深而生芜藻,故以名县焉。
鸠兹→芜湖,这就是我大芜湖名字的由来!明白了吗?
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鸠兹文化”已不再局限于诗词歌赋,而被寄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年底,市委、市政府将市政府移址重建,年4月建成市民文化休闲广场--鸠兹广场,广场直径米,寓意着公元前年芜湖就已得名。
由于中国青铜文化最早发祥于芜湖,因此,我们选用青铜材质,并邀请我国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北京奥运会福娃设计者),以“鸠兹”鸟(似鸟非鸟,似凤非凤)为原型,为芜湖量身设计了一座高达33米的青铜雕塑,矗立在鸠兹广场正中心。
它象征芜湖人民傲视苍穹,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寓意芜湖这一古老祥福之地,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
知道了这些,再去鸠兹广场,你就能跟朋友说道说道啦!
丰富的文化遗产
早在春秋末年,干将、莫邪夫妻二人就在芜湖的神山架炉铸剑,淬铁成钢,从此便有了“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谚语。
发达的铁冶业催生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芜湖人开始锻造出各种器具,最有名的莫过于芜湖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刀。
“三刀”做工精细、样式美观、削铁如泥。其中,芜湖赵云生剪刀与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并称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
有了物质层面的富足后,芜湖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芜湖铁画:铁为肌骨画为魂
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于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芜湖铁画——张家康
张家康老先生是我市一位高产高质的铁画老艺人,其铁画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仿古山水、书法、人物、动物等各个方面,此次参展的黄海松石图、迎客松等作品,画面气势恢弘,兼具国画神韵和雕塑的立体美。
无为剔墨纱灯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有余年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它以其轻巧、灵动在花灯中独树一帜。
无为剔墨纱灯——朱晓钟
无为的剔墨纱灯于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与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项工艺制作而成,
纱为丝织品,轻薄透明,灯中燃烛,人影婆娑,栩栩如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
为更好更大范围的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悠久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承接于前人,展示于当代,流传于后世。
近年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投入,抓好已出台的改革举措落地实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徽派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创建我市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良性机制。
我大芜湖还有这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梨簧戏
芜湖的民间文化较为丰富,"梨簧戏"是芜湖一带的民间戏曲,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芜湖梨簧戏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年前后),流传于芜湖、当涂、含山周边地区。梨簧的最初演唱形式都为坐唱,因为那时唱该戏的都是盲艺人,而这一点是十分有特色的。
南陵目连戏
南陵目连戏是学术界公认的海内外目连戏主要流派之一。据县志载,明代神学家王阳明和清代文学家金圣叹曾先后来南陵观看目连戏演出。王阳明评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由此可见演出时代久远。据本县民间老艺人忆述师辈,明清时期,名伶辈出,班社应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间。
南陵十兽灯
十兽灯流传于南陵西乡一带,它以古朴雄浑、怪异清新、意境深远、栩栩如生、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十兽灯扎制,以其生动的艺术构思,巧妙的绑扎和精致的编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具匠心的工艺风格,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竹制品制作水平。十兽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原始舞蹈的图腾和活化石。
繁昌民歌
繁昌民歌,指流传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民间歌谣。繁昌民歌内容广泛,曲调丰富,语言朴实、生动、简洁、易懂,近似口语而毫无匠气;曲调清新、流畅、淡雅、无饰,可谓随口曲子自来腔。繁昌民歌种类繁多,有秧歌、山歌、号子、小调、门歌、儿歌和风俗礼仪类的民歌,表现形式有独唱、对唱、说唱、领唱等。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芜湖古城目前仍保留着大成殿、周瑜点将台、衙署前门以及花街、儒林街、堂子巷等历史古迹、街区。《辞海》里的“城隍”一词,就出自芜湖。
大成殿
衙署前门
前年9月,芜湖籍著名艺术家应天齐发起了“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很多人都去了古城现场,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千人拣砖”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认同和尊重,非常有意义。
志愿者参与“千人捡砖”活动
目前,我市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力求真实还原古城当年风貌。
另外,位于我市繁昌县境内的“人字洞”遗址是迄今亚欧地区发现的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芜湖历史文化名人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芜湖有着不解之缘的历史文化名人。三国时期,周瑜曾在芜湖练过水兵,娶了绝代佳人小乔(南陵人),后有赤壁之战,三分定天下。
电影《赤壁》
小乔
可见,芜湖自古出美女,如今的演员赵薇、甘婷婷、小林黛玉扮演者蒋梦婕等都是芜湖人。
赵薇
蒋梦婕
又如盛唐年间,诗仙李白过天门山时被天险料峭的景色所倾倒,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著名诗句。
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久居芜湖建书堂,南宋爱国词人芜湖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成镜湖(杭州西湖苏东坡)。
张孝祥
镜湖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晚年曾寓居在芜湖的雅积楼上,并在此完成了传世名作《牡丹亭》。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重要角色如范进、牛布衣等,就是以芜湖当地人物为原型创作的。
年,孙中山先生巡视芜湖,并在大马路上向市民做了演讲。年,中山先生逝世,大马路改名为现在的中山路,并建有孙中山铜像,作为对伟人的纪念。当年,芜湖被中山先生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到了近现代,有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杰出的革命家王稼祥、王莹、阿英等等。
王稼祥雕像
阿英
了不起的芜湖人,了不起的大芜湖!!!支持的请点zan!!!
来源:地图观、芜湖档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tw/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