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兹三人行文史录鸠兹为何改芜湖

鸠兹为何改芜湖

鸠兹”一名最早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衡山”。这里的“鸠兹”,意思是鸠鸟滋生的地方。公元前年正式在鸠兹设置芜湖县。

鸠兹更名芜湖,源于芜湖古代的地理环境变化。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以来,芜湖附近的地壳经过了多次运动后,北部地区被海水淹没,市区的赭山、四合山等都成了一些孤岛,兀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中。后来,长江、青弋江和水阳江等河流,携带泥沙,在这个地带的堆积,长年月久,逐渐形成河漫滩地。泥沙堆积较少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大湖泊。范围约从今天黄池公社南部残丘,向西延伸到大小荆山一带,东西长约30里,东北与古丹阳湖相连。雨季湖面扩大到青弋江口。雨季过去,水位下降,有些地方露出水面,生长一些喜湿的植物,因而“鸠鸟云集”。故得名鸠兹。

原来的鸠兹城建在水阳江南岸的残蚀丘之上(今黄池公社)。由此往西北,地势低平,直到长江沿岸,则是遍布湖泊沼泽,由于泥沙续继淤浅,湖面不断缩小,原来的大湖变得“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汉代时,靠湖设县,因名芜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围垦湖泊沼泽,兴筑圩田,最后才形成了今日这样地势坦荡,海拔较低,河湖纵横的湖沼平原。

资料来源:芜湖政协文史资料

芜湖韵事

芜关逢高海洲漫赠

涉难天涯路,漂零江上村。

形枯怜舌在。金尽幸身存。

旅饭投僧舍,麻袍积泪痕。

逢君且沉醉,得失不须论。

——《海樵先生集》卷六

作者:陈鹤

陈鹤(约-),字鸣野,号海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袭祖荫,官百户,嘉靖四年()举人。著有《海樵先生集》。

本诗词出自芜湖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出版的《芜湖历代诗词》

鸣谢:芜湖诗词学会

点这里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白癜风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tw/93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