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印象二街百年记忆,南北二街

芜湖二街的名气很大,芜湖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芜湖人知道芜湖原来有两条二街,一条叫“河北二街”,一条则是“河南二街”。河北二街就是如今芜湖人皆知的二街,而河南二街则很少有人知道,如今已经消失,只存在于老一辈芜湖人的记忆之中。

芜湖有两条“二街”,一条在青弋江北岸,一条在青弋江南岸。北岸的称为“河北二街”,南岸的则被叫做“河南二街”。

河北的二街名气很大,历史悠久,早在乾隆十九年(年)之前,它就已经出现。这在乾隆《芜湖县志》上有明确记载。

光绪二年(年),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后,李鸿章为了不将肥水流入外省,硬是将原先存在于镇江七浩口的米市迁到了芜湖。

从此,芜湖粮商云集,舟轮如织,每年吞吐大批粮食,逐渐形成了巨大的米业市场。到光绪二十三年(年)之后,芜湖米市出口粮食每年达多万担。

市场的发达,使原先小小的芜湖城中那条老干道——十里长街显得那么拥挤和狭窄,而原先存在的二街也是那么狭窄和破败。

于是,光绪二十八年(年),芜湖商界筹资将青弋江北岸与十里长街并列的街道加以扩建,从环城西路直至江边寺码头,全场米。

二街从此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江城。与历史上长街的分段称呼相呼应,二街也被冠以上二街、中二街和下二街的标准名称。

修建初期,因经费匮乏,二街在陡门巷以上的路面被修成西式马路,而陡门巷以下的则铺成石头路。

新街一形成,一些官府和商家及其他人士就在这里大兴土木,构建房屋。

著名的有芜湖商务总会于光绪三十一年(年)修建的办公处,位于上二街的花津桥旁。

江苏米捐局早在光绪二十一年(年)就奉两江总督张之洞之令在芜湖设立机关,光绪三十年(年)后就面对二街筑起了一幢幢官署,以致那条与二街相连的巷道被芜湖人称为“米捐局”巷。

著名的教育界人士李光炯和卢仲农为躲避清军追捕,也将他们在长沙创办的“安徽旅湘公学”迁移到芜湖,选择二街米捐巷内几幢民宅作为校舍,易名“安徽工学”。

宣统元年(年),大清银行芜湖分行在芜湖中二街筑起了一座气派的建筑,三层砖混结构呈现出西方古典式的风格,内部全部为木构架、木楼板,而台阶用花岗石砌筑,门厅高达7米,由4根造型别致的砖混圆柱支撑,显得异常挺拔秀丽。

最使河北二街彰显风采的莫过于民国元年(年)。

这一年的10月30日,孙中山亲临芜湖,当时芜湖各界人士隆重欢迎,从大舞台会场至二街“江苏米捐巷延长半里皆用彩布为棚,巡士守望为卫”。“各界来宾赴会者约以万计,场为之满,道为之塞”。

孙中山演讲完毕,乘马车由大马路经下二街至江口,登上“联鲸”号军舰向上海方向驶去。

“河南二街”位于青弋江北岸、中山南路西侧。

它首连二多桥,尾接圩埂街,全长仅米,宽3米。它的出现时间较晚,直到民国八年(年)《芜湖县志》上才有它的记载。

当地居民习惯将泗关街与此街称为前街和后街。街上原先有一座名叫美隆的面粉厂就座落在横连二街、大巷街的“宣道会”内。“宣道会”系解放前外国传教士建造,后成为居民住宅。昔日美隆厂的大门就是原宣道会在二街上的侧门。

二街上典型的皖南风格的民居要算汪家大院,院内有一口从未枯竭的水井。水井有颇多年头了,不知掘于何时。它是全街居民唯一能常年饮用的泉水,每逢夏季,周围的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提一桶清凉清凉。

由于河南二街的知名度远逊于河北的二街,以致到这里寻亲访友或邮递信件包裹的人费尽周折。为稳妥起见,这里的人不得不在此二街前冠以“河南”二字以示区别。

年12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字(81)号文“第二批地名命名更名”中将这里的二街正式更名为“河南二街”。

年,长江长房地产公司进驻这块地方,之后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江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河南二街”等老地方一个又一个地消失,令怀旧的人空余一丝无奈,万分惆怅。

街邻街坊

芜湖首个以社区平台为单位的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ly/67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