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交通大爆发,未来helliph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
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这几年芜湖交通真正有了质和量的发展
芜湖初步形成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近日芜湖市政府表示,目前芜湖已经初步形成了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完成了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亿元;芜湖市公路总里程公里,公路网密度.3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
高速公路方面,为加快高速公路网化扩容,北沿江高速巢无段、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相继建成通车。
目前,我市已建成沿江、合芜宣、芜马、巢黄、铜南宣、芜溧、天天等7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路网密度4.7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二。
芜黄、沪武、芜合、宁芜高速等在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届时我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公里、高速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将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城际通行快速化。
高铁方面,芜湖有宁安高铁、合福高铁,年商合杭高铁通车,它东融长三角,西接大中原,商合杭高铁给芜湖高铁带来极大的扩容,实现了与全国十几个省会城市直接通达。
国省干线方面,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完工里程公里,建设完成投资约亿元,较“十二五”时期提升52%。
截至目前,国省干线全长公里,均实现了一级公路或快速化公路改造,G南陵段更是全省唯一一条快速化通行的国道,作为省交通运输厅“十四五”期间主推的标杆示范工程。
市区干线公路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位移更加便捷通畅,经过十年砥砺前行,连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弋江路共建设13座立交,实现全线快速化通车,时速从不足20公里提升到60公里,极大地缓解了过境车辆通行压力。
我市正在加速推进S峨山路东延伸新建工程一期、G九华南路快速化改造、G南陵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等8条国省干线升级改造项目。
农村公路方面,我市先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9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7.9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
全市44个乡镇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个建制村均通不低于4.5米宽的硬化路;年,我市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面通达硬化路。
原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分别成为安徽省“城乡道路一体化示范县”,原芜湖县、繁昌县先后获得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同时,我市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进行全面探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了完善的“市、县、镇、村”四级农村公路管理网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被列为全国改革试点市。
水运建设方面,五年来,我市水运建设发展主要指标始终稳居全省第一和长江干线港口城市前列,完成投资14亿元。
结合芜申运河和合裕线航道,投资10.9亿元对中山桥、中江桥等沿线10座桥梁按照“一桥一景”进行改扩建,城南和主城区过江交通实现无缝连接,让长江中上游船舶经芜申运河到上海航道缩短公里。
长江黄金水道与芜申运河、江淮运河在芜湖境内形成“十”字交汇,形成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航运枢纽,构建起“互联互通、畅达高效”的长三角高等级内河航道网。
新增投产码头泊位10个,新增年通过能力万吨,港口布局持续优化。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全市共有航道29条,航道里程.9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Ⅲ级及以上).3公里。
目前,芜湖港拥有各类生产经营性泊位个,年吞吐能力1.1亿吨,其中万吨级泊位12个,吨级泊位53个,对外籍货轮开放泊位6个。值得一提的是,芜湖港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安徽:到年基本建成交通强省
从全省来看,近日,安徽省召开相关会议,明确了安徽省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到年基本建成交通强省,基本形成“安徽出行交通圈”“安徽快货物流圈”,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安徽省表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明确,着力构建三张交通网,即以高铁、高速公路、民用航空为重点,打造多向立体、快速联通、发达高效的快速网。
以城际铁路、普速铁路、普通国省道、干线航道、油气管道为重点,打造高运行效率、强服务能力、完善顺畅的干线网,以及以农村公路、市域(市郊)铁路、支线航道、通用航空、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为重点,打造深度通达、普惠城乡的基础网。
在人员出行上基本形成“安徽出行交通圈”: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合肥到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合肥到省内其他设区市、设区市到所辖县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合肥到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在物流运行上基本形成“安徽快货物流圈”,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目前,今天的芜湖交通
初步形成了以公、铁、水、空
全面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也为到年安徽建成
交通强省的目标增添强大的助力
——END——稿件来源:芜湖热线综合整理值班编辑:方小方责任编辑:刀刀刀哥beta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tw/1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