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成为绿色芜湖城市新名片
「本文来源:大江晚报」
11月3日,芜湖正式跨入轨道交通新时代。随着单轨的投入运营,我市发达的、一体化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将极大提升市民全过程公交出行体验。同时,也将改进公共交通与城市形态的协调关系,形成有利于依赖绿色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城市空间形态,从而增强芜湖公共交通吸引力、竞争力。
公共交通将无缝衔接
搭乘单轨迅速实现城区长距离穿越,在单轨站通过公交车、自行车或者步行,抵达目的地。轨道交通作为江城公共交通运力的增量,将成为市区长距离公共交通的骨干,并同现有公交系统、慢行系统等存量运力有效融合。
过去,市民乘坐公交车,等车的时间是无比漫长,刷个手机一不留神,等了很多的公交车可能就从身边溜走了。如今,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智能化站台上,都可以方便地定位到公交车位置,距离自己还有几站路,这便是芜湖公共交通智能化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公交公司获悉,截至目前,市公交集团营运车辆总数达到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标台,约占73%。我市公交运营线路条(其中晚间线路16条),线路长度公里,线网长度.4公里。公交专用道36.3公里。特字路、游字路、学生专线、定制公交等多条公交线路陆续开通。公共交通不仅仅运力增加了,我市还通过智慧交通平台的打造,达到数据“一张网”、交通“一张图”、出行“一站式”的芜湖市“大交通”体系,并入选十三五期间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
网约车成全国治理样板
公交智能化,市民乘坐公交车方便了,而此时,随着出租车网约车的发展,市民打车的体验感也更好了。“以前上下班高峰期,打车太难了,特别是下雨天,一车难求。”而随着江城网约车的发展,特别是主管部门对于网约车的管理理念升级,网约车在江城快速合规化发展,极大地方便市民。
曾经,打车难是市民林女士的心头痛,每次一想到要打车,还没出门就开始头疼。“自从网约车出现后,打车方便多了,可以通过各个平台网上约车,上车时间和地点,尽在掌握。”如今,林女士几乎不用再为打车难而烦神。然而,林女士不知道的是,曾经的网约车合法化率低、合法化进程缓慢,新业态面临“成长的烦恼”。而巡游出租汽车存在服务质量低、经营管理模式落后、维稳风险较大等传统业态生存发展的痛点。正是我市交通部门积极创新管理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管理,才让网约车、传统巡游出租车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芜湖网约车治理改革实践,还被评为“中国样本——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案例”。
据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现有出租车辆,6家出租车企业,约余名在册驾驶员。去年8月,我市辆出租车完成信息化终端设备升级改造工作,新式顶灯、智能计价器、车内外全景视频监控等设备的安装。自出租车信息化系统安装以来,我市出租车司乘纠纷、失物招领、驾驶员不文明陋习等方面投诉减少,投诉率下降了30%,极大地提高了乘客的满意度。出租车实现聚合支付功能,乘客通过扫码支付车费,也减少了驾驶员收到假币的概率和解决找零难等问题,辆出租车计价器全部具备使用机打发票功能,更是有效地保障乘客合法权益。
路上的时间“有谱了”
担心等公交时间太长、担心路上堵车、担心雨雪天气路况不好……对于江城许多上班族来说,搭乘公共交通还有一个痛点,就是上班路上的时间很难准确估算,总要预留很大的时间,以防有突发情况。而单轨的投入运营,毫无疑问让出行将更加智能,更加便捷。市民可以非常方便的将单轨同网约车、出租车或者共享自行车等交通形式结合起来,实现快速加慢速的有效衔接,时间也能精准估算了。
“我再也不用担心挤不上公交了。”市民林先生开心地表示,“我看了晚报的报道,工作日期间,芜湖单轨1号线6:30-9:30、16:50-19:00两个高峰时段上线17列单轨列车,而且每趟列车定员人。这么大的运力,远远超过了公交车,以前上班总是担心公交挤不上或者路上堵车,这下好了,单轨准时发车,高峰期间隔时间短,我路上的时间大大节约了。”而市民钱先生则表示,虽然他家离轨道交通站有一段距离,但由于单轨运行时间相对固定,天气好的时候,进站出站,他可以骑共享单车,如果时间来不及或者天气不好,可以和网约车师傅约好时间和地点,出站就上车,时间上无缝衔接。
绿色出行将成“新时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民的环保理念也在不断增强。江城市民越来越青睐绿色出行,新能源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成为不少市民交通出行新时尚。随着我市单轨这一运力增量的投入,许多经常开车通勤的市民接受采访时都表示,无论是从费用、效率,还是舒适度上来说,搭乘单轨出行都是最优选择。既高效环保,又舒适省钱,何乐而不为?
数据显示“十三五”末,全市公共自行车已投放1万辆,共享单车8.2万辆,日均骑行量达1.2万次。以前,对于一两公里的短途出行,选择何种交通工具,让市民很头疼。“打车吧,不值得,上车就要下车;乘坐公交车,加上等车时间,可能和走路时间差不多。”对于市民周先生来说,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的出现,则有效地填补了这一公共交通“出行空白”。随着单轨的运营,单轨+公共自行车无疑将成为一个黄金搭配。
单轨的运营,还将促使一些靠私家车通勤的市民改为公共交通通勤。“我每天都从九华路开车去凤鸣湖路上班,上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车都非常多,堵在路上是常态。”市民鲁先生说,“每天等红绿灯的时候,我发现周围情况和我一样,车上就一个驾驶员”。鲁先生认为,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道路拥堵。“还有些车赶时间,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加塞,非常的危险,我开车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所以得知单轨开通的消息,鲁先生非常开心,“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我肯定不开车,乘坐单轨上班,这样不仅不堵车,上下班途中还可以看看新闻,比开车舒服多了”。市民秦先生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每天开车上下班,一共20公里,油价费加上车辆费用,每天路上成本20元左右,而根据目前单轨公布的票价,比开车省多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单轨的运营,市民可以选择更自由的出行方式,半城山半城水的芜湖城区,无论是现有城区空间布局,还是未来综合公共交通体系,都已展现了浓浓的芜湖特色,更多市民共享便捷、绿色、低碳交通,轨道交通今后定将成为绿色芜湖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记者汤荣汛文许诚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tw/1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