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镜湖芜湖ldquo玩鞭亭r
芜湖“玩鞭亭”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年),后毁。明代重建,清代再修,又废。现亭于年新建于汀棠公园内。
千百年来,芜湖的玩鞭亭以其动人的历史典故为世人所传颂。关于玩鞭亭的典故最早见于《晋书?明帝纪》和《王敦传》。
晋元帝永昌元年(年),武昌守将王敦谋反,妄图夺取王位。他起兵武昌,进攻都城南京,带兵沿江东下,占领芜湖,在芜湖高筑营垒,名为王敦城。晋明帝太宁二年(年)六月王敦准备举兵攻打都城南京。明帝暗中得到这个消息后,怒火填胸,准备及时讨伐王敦。为了麻痹王敦,明帝身穿便衣,伪装成平民,骑着巴滇骏马,亲自领二三随从自南京驰往芜湖,暗地察着王敦的军事营垒。王敦士兵发现来者虽然衣着简便,但是气宇不凡,怀疑为“非常人”。
这时,正在午睡的王敦,“梦日环其城”上,猛然惊醒过来,起床对部下说,一定是“黄须鲜卑奴”来芜湖偷看我的军营了,因为明帝的母亲是鲜卑族人,明帝的相貌很象他的舅舅,长着黄色胡须。所以王敦鄙视地称明帝是“黄须鲜卑奴”。这时候,明帝已策马向京城南京驰去。王敦立即选派五名精悍的骑兵,沿着芜湖至南京的道路追杀明帝。明帝在返回途中预料到王敦要派兵追杀自己,跑到芜湖郊区二十里铺时,他遇到一位卖食品的老太婆,立即将自己的七宝鞭给她,并对她说,如果后面有骑兵来,请将这七宝鞭给他们看。说完便扬鞭催马向南京方向急驰而去。
不一会,王敦的五名骑兵果然赶到二十里铺,他们问路边的这位老太婆,是否见到几位骑马的人从这里过去了。老太婆回答说,是有几位骑马人,但是他们已经走过去多时了。她说完就将七宝鞭递给他们看。这七宝鞭色彩斑烂,玲珑剔透,十分漂亮,把五名骑兵吸引住了,相互传看,爱不释手,玩了好久,耽误了时间。同时骑兵又发现马粪也冷了,以为明帝已经走远了,没有再追。明帝就是以这一巧妙的计策,逃脱了王敦的追杀,安全地回到南京。
据《晋书?明帝纪》记载:东晋太宁二年()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即芜湖),阴察敦垒而出。有军士疑帝非常人。
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帝亦弛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此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帝仅而获免。
图为康熙版《芜湖县志·古迹志》中关于玩鞭亭的记载
图为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中关于玩鞭亭的记载
历代诗人关于“玩鞭”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史事吟咏很多。
现存最早的诗是唐代温庭筠(约年-年)的《湖阴曲》,诗云:
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
虎髯拔剑欲成梦,日压贼营如血鲜。
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
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
五陵愁碧春萋萋,霸川玉马空中嘶。
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槌催画鞞。
白虬天子金煌铓,高临帝座回龙章。
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栏杆春昼长。
宋代苏辙(年-年)也写了一首《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
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
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
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惊走风萧萧。
图为《玩鞭亭记》
玩鞭亭经过历代重建,到清代仍然存在。清人刘瓒曾作《重修玩鞭亭记》:距赭北十数里,有亭翼然道中者,即八景中所谓“玩鞭春色”也。亭之建,始于宋东承天沙门蕴湘,迨明岭南林君世远令芜湖时重修。……
图为玩鞭亭内的彩色壁画
如今的玩鞭亭所在地汀棠公园,是芜湖一大游览胜地。新建的玩鞭亭,婷婷玉立在园中,亭高十米,二层,八角,十二柱落地,内有回廊。亭内上方有晋明帝巧计退兵的彩色壁画四幅,栩栩如生。著名书法家陈叔亮题匾,琉璃瓦盖顶,十分雄伟壮观。
来源:芜湖档案
?年镜湖区21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计划公开,有你家吗?
?芜湖这条主干道迎来巨变!坐公交、开车以后都不用绕路啦!
?注意!“禁放”范围出炉!这个春节,芜湖这些地方禁放烟花爆竹!
?镜湖区首试点!芜湖首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设完工!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私信小编予以处理。
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白癜风扩散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wh/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