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吾土李白在芜湖的诗歌与事迹考
李白在芜湖的诗歌与事迹考
——兼论五松山为今芜湖市繁昌县隐静山
柳拂桥
摘要:
本文试图在作者多年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前人和他人的一些成果,对诗人李白在芜湖市的事迹做系统化的整理工作,并就其研究、发掘的现实意义,发表粗浅的个人意见。
其中李白在芜湖市的生平事迹曾经形成文字在本埠《大江晚报》副刊上发表过三个版。
具体有:
1.全面梳理李白在芜湖市及其所辖各县区的行踪,以及相关诗歌代表作。尽可能地明确其大致创作时期和年限,诗中所写地域在芜湖的具体方位。这是前人和学术界迄今没有得出结论,或者说没有做到位的。
2.认定李白笔下反复出现的“五松山”,其具体地理位置不在今日的安徽省铜陵市,而在本埠芜湖市繁昌县平铺镇之隐静山脉。解开清初以来“五松山”突然人间蒸发之谜。这也是学术界一直没有解决,且争议颇多的课题。
3.李白情牵芜湖市的前因后果,以及芜湖市对于李白的特殊意义。李白在一生的几个重要时期,如出道、出名与临终,都与芜湖市及其周边地区有牵系。芜湖市既是诗人的寄寓与出山之地,也是他的谋生与栖息之地。李白在芜湖的研究在学术界是阙如的。而关于天门山之属于芜湖,学术界不能置若罔闻。
4.经过梳理后的李白在芜湖的行踪足以开辟出一个诗人之路来,它与佛教中的金乔觉去九华山之路,是有交叉的,倘若统筹考虑,有较为宏大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对于发展、繁荣和传承芜湖地方文化,现实意义显而易见,任重道远。
关键词:李白芜湖文化研究
前言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积极浪漫主义伟大诗人,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无与伦比和广泛的影响,也是一个个性突出的卓绝超迈的文化符号。李白(公元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始“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开始漫游天下。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遭赐金放还。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途中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公元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迄今为止,对于李白的身世,还有诸多悬疑,学术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互不买账。但上述简历,是一致认可的部分。关于李白与安徽的关系,尤其是李白在安徽的行踪与诗作,一直是学术界关切和热议的话题。安徽各高校、马鞍山的李白研究会等对此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较为丰富和突出的成果。但仅就李白在芜湖而言,多年来收获甚微,更没有系统化和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可以说还有很多误区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李白笔下的天门山,区划调整划归芜湖市管辖以后,学术界多数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本埠也没有发出掷地有声的强音。二是学术界对于李白在南陵的行踪,一直把它和宣城、铜陵,乃至于池州相联系,没有当它做芜湖市的一个部分来对待,彼此割裂了。客观地说,这与本埠学术界、文化界缺少相应的人员和机构来研究、发掘有关。
1.从学术的视角讨论李白在芜湖的诗作与行踪
1.1傅庚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曾经用两个字来说李白的诗风,是所谓“横放”。?笔者以为是深入骨髓得出的结论。横,是志向高远,耿直而不阿谀,还有舍我其谁,使性子的意思。放,是不才明主弃,寄情于山水,寻求物我的邂逅与融合。横是执着,是坚持自己;而放,则是纵情恣肆,有许多迫不得已的苦衷。和过去很多的读书人一样,李白在经历了读书求仕、宦海浮沉和皈依田园的人生三部曲之后,虽然壮志未酬身先死,却种瓜得豆,写出不计其数的名篇佳作,铸就了诗歌史上的盛世辉煌。而这一切,都可以在安徽的滨江城市——芜湖找到痕迹。是李白的足迹,也是李白的诗痕。诗人走后,余年仿佛是个瞬间,诗魂历历常在。
李白自开元十三年25岁离开巴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漫游天下、求仙访道、诗文济世的人生远征。游踪所及,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他进入安徽并以为目的地的次数,一般以为有五次,其中四次都是和芜湖有牵系的。这还不包括几次途经安徽,留下若干美轮美奂的诗作。
?横放:见傅庚生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开明书店年出版)第一四《势度与韵味》。
据安徽大学汤华泉《关于李白与安徽六个问题的讨论》?考,李白游历安徽大约五次。第一次是天宝元年前后寓居南陵,然后由此奉诏入京;第二次天宝六载由金陵来安徽,至九载,游历了皖东当涂、历阳和县,皖西潜山、霍山、寿春、庐江郡合肥等地,时间四年;第三次天宝十二载由梁园来宣城,至十五载,游历了皖南宣城、当涂、泾县、南陵(包括繁昌、铜陵)、秋浦(贵池,包括石台西部、东至北部)、青阳(包括九华山),时间四年;第四次至德二载避地卧病皖西的宿松、太湖(包括岳西),时间较短;第五次上元二年赦归,游历了宣城、泾县(包括太平、黄山、石台东部),最后定居当涂,时间两年。
在这里,汤华泉先生将诗人的第一次游天门山没有列入,他以为那只是一次路过。而如果说到路过,李白到安徽可能有十三四次,甚或更多,学术界至今没人做过此类统计。
那么,李白在芜湖到底留下诗文多少呢?该文认为,李白在安徽有诗首,文9篇,其中南陵14首(含铜陵8首)。将写和涉及天门山的诗歌归于马鞍山当涂了,所以芜湖市区没有一首。
汤华泉还主要依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编辑《李白安徽诗文写作时地新编》一书,收录李白在芜湖诗作,计21首。具体如下:
天宝元年(年,42岁),南陵。
有《南陵别儿童入京》。指明唐代南陵地域包括今南陵、繁昌、铜陵,当时李白寓所具体地点不明,宋后三县分开,南陵县有太白祠,据说即由太白寓所改建。
?安徽大学汤华泉《关于李白与安徽六个问题的讨论》:见中国李白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s/14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