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抗疫有我疫线上那一曲曲白
3天时间,个采样点,余名医护,在芜湖市城区完成采样余万人次。任务艰巨,关键时刻,又是一批医护人员再次逆行集结,守卫在人民生命安全的最前线。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致敬迎难而上的防疫工作者""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最辛苦,你们都是好样的"……连日来,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们夜以继日,风雨兼程,顽强地拼在防疫一线,在城区里留下一个个"天使白"的动人身影。
脸上又见曾经的压痕
7月26日深夜十点半左右,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护士周蓉,结束了自己今天在弋江嘉园二期的核酸采样工作。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防护面罩,因为穿戴时间过长,脸上已经有了清晰的压痕。双手因为长时期佩戴医用手套和使用消毒液,肿胀发白。这位昔日的援鄂队员,对这种感受十分熟悉,而面对突发疫情,她毫不犹豫又一次站了出来。
图为周蓉结束一天检测后摘下口罩
"天空仍然下着雨,我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当天她用手机记录了一段自己的感受,"经过这一天的核酸采样,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面对疫情,我们每一位芜湖市民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责任和义务,共渡难关。我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获得年度"最美战疫护士"荣誉称号的芜湖市二院放疗二科护士陈瑶去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直在发热门诊奋战了40个日夜。7月25日下午,她临时接到支援三山区采集核酸的任务,同医院工作的爱人也接到了抗疫任务通知,医院值班。夫妻俩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家中的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收拾行囊,当晚7点陈瑶便踏上赶往三山区的行程,成为芜湖二院核酸采集第一梯队的一员。
一下车她立即投入工作直至凌晨两点,清晨6点又马不停蹄赶往第39中学,仅一个上午便采集了一千多人次,由于要一直穿着防护服,中途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滴落的汗水模糊了视线,湿透了的衣服紧贴在身上,她忍住一阵阵干呕,咬牙坚持一天,抬头一看,时钟已指向晚间7点,不知不觉中自己已工作了11个小时,脱下手套的双手已被汗水及消毒液浸泡的发白。而一直忙于工作,一天都没能和家里人通个话……7月29日,城区首轮检测初战告捷,但因疫情防控形势仍需要十名人员继续留守三山区,陈瑶不假思索主动要求留下,继续这场战斗。
图为陈瑶在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
"准妈妈"一样拼
范丽云是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感科副主任,年因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成绩突出获得芜湖市优秀护士表彰。尽管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依然又冲上了一线。"隔离防控我有经验,别人不熟悉,还是我来放心。"7月25日星期天上午10点,范丽云赶到了镜湖区一处集中观察点,指导工作流程,医疗垃圾处理等等。
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从当日下午3点左右开始接收密接和次密接人员,一直工作到26号凌晨4点。早晨6点开始,她又要开始为集中隔离人员准备早餐,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垃圾全部打包完毕才从隔离区出来。还没睡上一觉,范丽云又赶到新增的隔离点,为新的隔离点做好"三区"(生活区、医学观察区、物资保障供应区)和"两个通道"(隔离人员通道、工作人员通道)的划分,近12点才回家,拖着怀孕的身子连续工作了近36个小时!大家心疼她,而她说,"不把每个点的工作都安排好,我不能安心啊。"
而另一位同样是"准妈妈"的李晨晨也是坚守一线不退让。医院导医台的护士长,在25日我市突发一例新冠肺炎疫情关联无症状感染者后,医院各项防控工作升级、大量市民前来核酸检测。
医院已经落实了部署,院防控指挥部、医务、护理、门诊等部门都已经到场协调处置,大家让身怀六甲的李晨晨回去休息,但她还是坚持留在现场,"年我就全程参与防控工作,这块要求规范我最熟悉,调配起来也更快,感谢大家的对我的关心,虽然我已经穿不上防护服去取核酸,但是协调现场维护秩序解答市民的疑问我还是可以的!"李晨晨笑着说,"芜湖一定能赢!我相信即将出生的宝宝也会以我为骄傲,以我们芜湖为骄傲。"
坚持到最后胜利的一刻
7月29日上午,我市宣布第一轮城区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市民们为这一结果而欣慰不已时,很多医护人员还在继续为防疫而努力着。
29日清晨5:00许开始,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业文接连接到几个"XXX小区户,多人,需要到现场采集核酸……""XXX写字楼多人需要安排人到现场采集核酸……"我市决定对管控区域科学划分封闭区、封控区和警戒区,以实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而管控区域分别按照不同的要求,需要定时做核酸检测。
图为社区医护人员为小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
早上,十几名工作人员带上防护服、口罩、手消等防护品出发了,向几个点赶去。集中采样任务依然很繁重,中午工作人员轮流吃饭,采集不断。孙桂军是中心检验科副主任,自7月25日开始,每天都要长时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最长一天工作了16个小时。前一天夜里一点多他才到家,中心安排他当天上午在家好好睡一觉。但知道了今天又有新的任务,孙桂军又赶到班上,和战友们一起去采集核酸。
图为社区医护人员在现场采集环境检测样本
"可敬可亲的一线医护人员——从疫苗接种转入核酸检测,从室内走进小区、学校。
面对同样是“长龙”的队伍,面对同样任务的紧急,一线最基层的医护人员,放下一切,家庭、孩子,唯有岗位的执守!
疫苗接种,面对数不清的同样问题,每天,每天,重复着数不清同样的回答,一千次,一万次,口干舌燥;核酸检测,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4小时、8小时、甚至24小时,任凭汗珠流淌。没有怨言,只有默默地坚守,没有退缩,挺上!抗"疫"有我!"这首写给医护人员的小诗引来了许多市民的点赞,也道出了坚守着的白衣战士们的心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s/1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