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镜湖最早追溯到年前,没想

白癜风诊疗学术高峰论坛 http://m.39.net/pf/a_5333207.html

前言:

芜湖位于长江之畔,是水泽之乡,境内水网密布,沟渠纵横。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芜湖人很早就发明了船舶制造技术,制造了各种类型的船舶,用于交通、运输、渔猎和战争。自古以来,芜湖人在造船、用船上有着众多领先技术,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作出了具大的贡献。

悠久的传统造船业

芜湖造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多年前。坐落在今芜湖市区东约二十里的楚王城,是古鸠兹所在地,也是芜湖最早的城池。据《长江古城址?芜湖楚王城》记载:“此垣外圩田内曾发现朽蚀木舟。”这为早期芜湖的造船业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在庐江郡设置“楼船官”,又有造船工厂。《中国造船史》也记载:“庐江郡汉时在此设楼船官。”这里的庐江郡包括了今天芜湖在内的长江重要支流青弋江区域。

三国时期的孙吴在濡须口(今裕溪口)设督,建立水军基地,并设造船厂和水上要塞——濡须坞,置典船都尉,主管造船事务,为濡须督制造战船和防务。

芜湖的造船业发展到宋元时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据《芜湖市志?船舶工业》记载:“宋元时期,芜湖运送粮食的漕船,载重千担,船长九丈二尺,船宽一丈一尺五寸。”到了明代,芜湖是全国重要的战船建造基地,朝廷明确规定:江西九江等五卫,于芜湖造。康熙《江南通志》余国柱序说:明代“舟楫所通,商贾所至,多聚于芜湖、镇江”。这说明,到了明代,芜湖不仅官船制造规模很大,民船商船制造业也十分兴旺。

领先的芜湖造船技术

芜湖古代造船业不仅起始时间早,而且在造船技术和工艺上不少方面属于中国首创,领先于各地。秦汉时期,已发明和使用了船舶的动力工具、定向工具和停泊工具。

唐宋时期,芜湖继续在船舶的属具方面有众多发明创造。出现了平衡叶,即在舵杆装上一部舵叶,使舵运转省力。还发明了升降舵,深水航行时将舵降下,既可以提高舵效,又可以提高抗漂移能力;浅水航行时,则将舵升起,以保护舵不被水底礁石碰坏。还发明了一种开孔舵,就是在舵叶上打一些小孔,不仅使转舵省力,而且由于水的表面能力的作用,不影响舵的性能,真是别具匠心。

宋代,芜湖还改进了船锚。此前,铁锚的锚齿排列在同一侧,投放后不一定能抓住地面或水底,往往不能起到碇泊作用。北宋时期,芜湖将锚齿改为按圆周均匀排列。这样,无论如何抛掷,总有一部分锚齿能抓住地面或河底。所有这些发明和创造,都体现了古代芜湖人的聪明才智。

近代的芜湖造船业

到明清时期,由于多次实行海禁,限制了造船业的发展和造船技术的提高。芜湖造船业由盛而衰。清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后,芜湖造船业更是江河日下,在列强铁甲蒸汽轮船的压迫下艰难度日,并渐趋衰落。同时,芜湖的造船业也开始了向近代船舶制造的转型。

据《芜湖通史》记载:光绪二十六年()5月,镇江人胡志标在亲友的支持下,创办福记恒机器厂(即芜湖造船厂的前身)。该厂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芜湖机械工业的产生。芜湖机械工业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设备陈旧,厂房简陋,主要是从事零星修配,特别是船舶修理。年日商购买了福记恒机器厂迁弋矶山清风楼江边,年,更名为德兴铁工所芜湖造船厂,名为造船,实以修理日本海军船只为主。

重续辉煌的当代芜湖造船业

年,新中国成立后,芜湖市政府将原国民党芜湖第六专员公署保安司令部修械所与原安徽省保安司令部修械厂合并,加上安澜工校实习工厂的部分设备组合起来成立了安徽省机械工业第一家国营企业——芜湖铁工厂,这就是后来的芜湖造船厂。芜湖造船厂以船舶修理逐步发展到中小型钢质船舶制造,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引领了芜湖造船业发展的方向,并进入全国十大造船厂的行列,创下过中国造船行业的多项第一。如中国第一艘木制鱼雷快艇,中国第一艘、全球第三艘玻璃钢扫雷艇,中国第一艘海洋综合调查船,中国第一艘P海洋石油平台三用工作船,中国第一艘钢质水翼客艇……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的造船业在进行了一系列改组改制中,有了较快的发展。年5月第一艘民用船吨出口新加坡的多用途集装箱船交付,12月出口德国吨散货船下水,并承造了第一艘大型军辅船。年,江东船厂为香港建造8艘散装水泥船,不仅开创了我国建造散装水泥船的先河,也标志着芜湖船舶企业真正迈向国际市场。

今天,芜湖造船业在改革开放的浴火中重生,正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大家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ms/13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