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报告这里的党史教育别样ldqu
这里的党史教育
别样“红”
峥
嵘
岁
月
辉
煌
历
程
北大专家做客芜湖一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道
泱泱华夏,浩浩神州。文化灿灿,史脉悠悠。南陈北李,共擎大纛;学子工人,勇立潮头。五四惊飙,卷工潮之骇浪;十月革命,传马列于神州。于是,睡狮醒东方,启千秋之国祚;赤旗遍山野,竞一代之风流。
01红色课堂专家风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学百年党史,树过硬品格。4月27日上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北京大学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俊来到芜湖一中做《李大钊的成长探索与青年的成长成才》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芜湖一中教育集团全体党员及高三部分学生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副校长刘明辉主持。
02红色故事历久弥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胡俊老师从李大钊其人说起,畅谈革命先锋用惟以求真的态度,脚踏实地,以先觉者的睿智和胆识,肩负起了复兴中国的崇高使命。既看到光明前景,也看到任重道远,既憧憬美好未来,也不畏百转千回。
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胡俊老师从李大钊的幼年生活及求学经历娓娓道来。幼年的生活让李大钊对国家民族的苦难有了更深入理解,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李大钊有了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在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直拣真金,深入且直接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以星火燎原之势点亮了中国的革命道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自此拉开帷幕。
03红色精神催人奋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胡俊老师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点明了李大钊在中国革命中的先驱地位。他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进青年的精神导师,一代革命青年的指路人。在北大任职期间,他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至学校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于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无以为继。“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在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的影响下,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这些志存高远、心胸远大的芳华青年,或呐喊、或著文、或击掌励志,为了缔造一个新中国,不惜为党请命、慷慨赴死。
04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一批踌躇满志、风华正茂的爱国志士,将使命与精神融入骨血,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这种情怀就像是一个火种,穿越百年。百年前,李大钊振臂高呼;百年后,青年们不懈奋斗。最后,胡俊老师对在座的党员教师和学生寄予希望:永远向着光明,保持青春的斗志,赓续红色基因,凝聚时代力量,演绎属于自己的青春风采。
百年潮起共读史,砥砺奋进新征程。芜湖一中党委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办学理念,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号召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党史汲取成长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夯实信仰之基、提升自身能力、锤炼过硬本领,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在新时代教育的征途上笃行致远,在江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绽放光芒!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年4月28日
图片
费虹
文稿
吴颖
编辑
陶良春
审核
李平陈波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wh/1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