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镜湖芜湖鸡毛山的历史记忆
鸡毛山原来位于芜湖老城的北面,是一座荒山。据年《芜湖市地名录》中记载:鸡毛山,南起环城北路,北至北坛正街。原是老城北面一座荒山,草似鸡毛,故名。
鸡毛山虽然“貌不惊人”,但是在芜湖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三国时期,战争频繁,芜湖作为一处军事要地为人所注目。三国时期的鸡毛山刘备曾说:“江东形势,先有建业,次有芜湖。”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正是为了适应军事的需要,孙权将芜湖的中心迁至长江与青弋江附近,与建邺(今江苏南京)相互呼应,形成保卫孙吴政权的重要屏障。
从此,一座新的芜湖县城就在鸡毛山一带高地发展起来,并逐渐沿青弋江,向下游与长江交汇口岸发展。鸡毛山一带成为芜湖最古老的城区,成为了芜湖的发祥地。
东晋时期鸡毛山有“王敦城”之称东晋时,芜湖是临江重镇,常为兵家驻守之地。
东晋太宁二年(年),武昌守将王敦谋反,起兵武昌,屯兵芜湖,驻扎鸡毛山,筹划攻打晋都建业(今南京),遂依山垒土筑城,置大帐于此。故鸡毛山有“王敦城”之称。
王敦驻扎鸡毛山之时,晋明帝曾密访探,王敦昼寝梦日绕城而醒,旋即命令骑兵追捕,未果。后人根据这段历史故事,在鸡毛山建造“梦日亭”。
萧云从《东皋梦日亭图》
从三国时开始,芜湖鸡毛山作为芜湖市区最早的古城中心长达千余年。一直到宋代,鸡毛山这座古城依然可寻。
宋朝至明朝时期的发展南宋文学家陆游在途经芜湖时,曾两次提到这座古城,他的《入蜀记》中曾记载:
“王敦反,屯于湖。今故城尚存。又有玩鞭亭,亦当时遗迹。”
“予遂游东寺,登王敦城以归。城并大江,气象宏敞。邑出緑毛龟,就船卖者不可胜数。”
及至明万历三年(年)芜湖沿青弋江,向下游与长江交汇口岸发展,重新建造了“芜湖古城”时,鸡毛山西边一部分才被划到城外。
鸡毛山上的能仁寺到重建后的关帝庙鸡毛山麓,曾有昔日的芜湖四大寺院之一——能仁寺,咸丰年间毁于兵火。
光绪元年(年)重建,改为关帝庙。
年,陈独秀、柏文蔚等在关帝庙组建岳王会,是安徽最早的革命团体。
今天楚王城、能仁寺古迹皆已消失无踪,而鸡毛山下还有一条长约百米名为“鸡毛山”的小巷,仍然常常勾起人们无限遐思……
来源:街邻街坊等
?镜湖区大小官山南侧地块规划调整后,户安置户正重新选房!
?终于!镜湖区多个小区开始了……
?已确定!镜湖区新成立9个街道,部分街道所辖范围有所调整!
?超燃镜湖版《我和我的祖国》MV首发!看完热血沸腾
如果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私信小编予以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s/10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