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历代名人

北京痤疮医院网站 http://health.zgny.com.cn/b/b1/12913.html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陶舍自济阴从汉王,后以功封开封侯,子陶青袭爵,汉文帝时任御史大夫、丞相,参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裔孙陶睢,于元鼎五年(前年)以酹金失侯。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始诏复家。

陶青9世孙陶敦,京县(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人,于汉安帝永初四年(年)被征召,后为少府。顺帝即位,陶敦以翊戴功为司空(正一品,位列三公,相当现在主管法院检察院一方面的)。

陶弘景13世祖陶超,汉末渡江,始居丹阳。《当涂县志》云:汉征君陶超墓在小朝山边。陶弘景8世祖陶基,吴时为交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级别),子陶璜,于晋时仍为交州牧,开发越南中、北部起了巨大作用,璜封宛陵侯。子威、淑。威子绥,四世五牧交州达80年,恩威并孚。后柳宗元有铭曰:“汉光中兴,马援雄绝域之志;晋武一统,陶璜布殊俗之恩。恩随德成,功与时并。”

台临陶氏出于陶侃21世孙陶儒(字述之,号柴桑),唐天二年(年)进士,为严州太守(三军总司令,相当现在的市长),徙台州太守.

陶侃(-),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三军总司令,相当现在的市长)。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他在青年时代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曾经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官职。由于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束,就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田,在农村中过躬耕隐居生活。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长于诗文辞赋。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告诫情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陶弼: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诗人,以功授阳朔县主簿,后任邕州东上阁门使。有《陶邕州集》。

陶裔:京兆户(今陕西省户县)人,宋代画家。精于花竹翎毛,选翰林待诏,其笔法与黄荃相似。

陶成:江苏省宝应人,明代画家。多才艺,诗文古朴,书善四体,擅画花鸟人物,芙蓉称神品,为世所珍。

陶澍(-),字子霖,号云订,湖南安化县小淹乡人。从小勤奋好学。嘉庆七年(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一品,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加太子少保,道光皇帝曾亲书“印心石屋”匾赐之。年6月病逝于南京。

陶窳:湖南省湘潭人,清代书画家。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

陶勇:安徽省霍丘人,中共高级将领,作战勇猛,年授中将军衔,文革中含冤而死。

陶铸,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年1月16日出生于湖南祁阳县石洞源榔树村。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秘书长。年奉调东北。年后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务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年秋调任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

年到年,到广东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务。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年6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8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成为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文革”顾问,成为当时名列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的中央第四号领导人。

年1月4日,遭江青等人的迫害,陶铸被打倒,被指为“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叛徒”、“资产阶级司令部第三号人物”。年11月30日,陶铸在合肥病逝。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

陶驷驹(.4-——),江苏省靖江县人。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长期在公安部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叶剑英元帅英文秘书)。年任公安部副部长。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第9任.12-.3)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治委员、中共公安部党组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年3月连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十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陶弘景:(-)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隶,好道术;齐高帝时,为诸王侍读,梁时隐於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武帝时,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无不谘询,时称为“山中宰相”;卒赠大中大夫,諡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书,是将本草经依药性与种属重新整理而成。

陶守立:池阳(今安徽省贵池)人,五代时南唐画家。长于释像鬼神、庭园殿阁、子女奴隶、车马山水、靡不精妙。

陶复亨:新昌(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诗人。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

陶宗义:浙江省黄岩人,元末明初书学理论家、文学家,号南村。能诗工书,工小篆,著有书学理论书《书史会要》。另有《南村辍耕录》、《南村诗集》等。

陶峙岳上将

陶峙岳(-),原名陶纪常,又名锄,字岷毓,学名纪常,湖南省宁乡县人。年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年9月,以90岁的高龄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一名年龄最长的新党员。

大革命时期,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湘军营长、团长。年参加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团长,第40军三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

抗日战争时期,年任国民党陆军第77军军长,参加淞沪抗战,后任国民党军第1军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员,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河西警备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年率部在新疆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按照毛泽东关于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新疆驻军开始屯垦戍边。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22兵团和第5军合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参与领导了新疆的建设和开发,为把新疆建设成“塞外江南”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年12月26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97岁。

陶勇中将

陶勇(-),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丘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游击队排长、副连长、连长,中共鄂豫皖边区分局保卫队队长,红4军12师35团连长,第10师28团营长、副团长、团长,红9军第27师81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参谋长,苏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共华东党校大队长,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3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九兵团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上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年1月21日不幸于上海逝世,终年62岁。年中共中央给他平反昭雪。

陶汉章少将

陶汉章(-——),江西省进贤县人。出身于五代书香世家,年就读洪都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冯玉祥的汾阳军官学校。年在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司令部当参谋,追随吉鸿昌反蒋抗日。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红军学校第4分校教员、主任教员,湘鄂川黔军区红军学校第6分校教务主任,红2军团教导营副营长、营长,庆阳步兵学校队长兼教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员、支队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军教科科长、训练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参谋长,平西军分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直属机动旅参谋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2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冀中野战军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教育长,年任华北军政大学教育长。参加了大同集宁、正太、石家庄、平汉路破击战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部长,训练总监部科学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参谋长,年初任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顾问。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平生著述颇丰,约有余万字,著有17万字的《军事问答一百题》()、17万字的《游击战术纲要》(),改编有35万字的《参谋工作》(),编写有《亚热带山岳丛林战斗要则》(),出版有《未来卫国战争初期的司令部工作》()、《现代条件下司令部工作》()、《孙子兵法概论》()等。

陶国清少将

陶国清(-),原名陶明和,安徽省金寨县人。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金寨县乡游击队中队长、大队长、医院第3分院政治部科长、红4军12师连长,第10师连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师旅团营长、副团长,第13团副团长、团长,太行军区2团团长,第5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豫北指挥部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任平原军区聊城军分区司令员,河北军区邯郸军分区司令员,山西省军

区副司令员。

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年8月19日因病逝世,终年81岁。

陶伯钧上将

陶伯钧(.12-——),吉林省永吉县人。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第6炮兵学校毕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司令部作训参谋,年任师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年任团参谋长,年任武汉军区炮兵司令部作训处副处长、处长,年任陆军某师参谋长,年任武汉军区司令部炮兵部部长、陆军某军副军长。年任成都军区参谋长,年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年1月至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是中国共党第十三次、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年晋升为中将军衔,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陶希晋将军

陶希晋(-),江苏省溧阳县人。毕业于江苏省常州中学,中央大学法学院肄业。著名法学家,新中国第一位国务院法制局局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江宁区反蒋暴动行动委员会主任。年任石家庄市委书记,参与组织领导正太铁路职工运动,中共正太沿线铁委书记,中共晋中特委、晋冀地委、晋东地委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驻石家庄第12执行小组中共代表(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中共晋冀鲁豫军区、华北人民政府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政务院政法委员会秘书长。年11月任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参事室主任兼法制局局长,中共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副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顾问。

年因病逝世,享年84岁。生前一贯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工作,坚决主张“依法办事”是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任务。主持编制新中国新六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著有《学习刑法中的几个问题》,合编(总编陶希晋,主编刘春茂)有《中国民法学知识产权》等。

陶保桓烈士

陶保桓(-),广西省融县(今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9月考入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在中共党员教师引导下,加入反帝反法西斯同盟,成为该同盟实际领导人。年,到国民党第15军政治部工作,团结进步青年宣传抗日。11月,任中共桂林柳江县委委员。年因身份暴露,遂转移到柳州中学任教,建立中共柳州支部,任支部书记。8月30日,在反映桂系军阀内部派系斗争中王公度案之中,被桂系军阀乘机逮捕,借以打击共产党人。

陶斯亮副会长

陶斯亮(-——),女,籍贯湖南省祁阳县人(原国务院副总理陶铸的女儿),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

年入延安保育院。少年时随父母(曾志)在广州生活、读书。年就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年毕业。年起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医院、解放军第26医院医生。25年的从医经历,习惯了医生的社会角色。年调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六局副局长。年放弃了公务员身份和副局级待遇,到成立不久的中国市长协会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同时兼任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会长、会长。年起任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

陶行知主任

陶行知(.10.18-.7.25),原名陶文溶、陶知行,安徽省歙县人。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推行平民教育。年“五·四”运动后,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辑,被迫临时避难日本。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为光大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年8月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后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他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

年7月25日,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而患脑溢血逝世,终年55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陶成章烈士

陶成章(-),字希直,号焕卿,笔名汉思、巽言等,自称匋耳山人。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市)陶堰镇人。年与蔡元培等组建光复会,1年与徐锡麟创办大通学堂,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为留日会员浙江分会会长。是清末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民主革命家。

幼读私塾,少有志向。年(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惨败,遂萌发反清革命之志,以排满反清为已任。曾两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未果。年(光绪二十八年)只身东渡日本入成诚学校学习陆军。翌年回国,赴浙东各地联络会党。年冬与龚宝铨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成为会中重要领袖,并推蔡元培为会长。1年与徐锡麟创办大通学堂,遍招浙东会党骨干入学。再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驻日浙江分会会长。次年回国,任教于芜湖中学,作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联络皖浙起义,事败避走日本。年4月,担任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编辑人,在宣传中着重阐发传统民族思想。同年春夏间回国,准备联合江苏等五省会党,成立革命协会。9月赴南洋筹集经费,并曾去缅甸担任《光华日报》主笔。由于性情偏狭,不能容人。为了向南洋华侨募捐,请孙中山作函介绍。孙中山没有同意,遂与同盟会南洋支部产生矛盾,要求同盟会总会免去孙中山的总理职务,但没有成功。年2月在日本东京重组光复会,任副会长,会员大抵是同盟会中对孙中山不满的人。这时陶的政治主张是“专主个人运动”,特别是从事暗杀活动。曾办《教育今语》杂志,作为通信机关。随后,重赴南洋等地活动。年(辛亥)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事败,陶与尹维峻、尹锐志姐妹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作为内地活动机关。武昌起义爆发,从海外归国。杭州光复,被举为浙江军政府总参议。并为上海起义的主要组织者,率部参与攻克南京之役。又积极准备北伐,设北伐筹饷局、光复军司令部于上海,任总司令,招募士兵。

年1月14日,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13日午夜,上海都督陈其美派人将陶成医院,时年仅34岁。著有《陶成章集》行世。

陶成章短暂的一生,为革命不辞辛劳,联络会党,募集军饷,指挥战斗,为辛亥革命的功臣。没有死在清政府的屠刀下,却死在党人的枪口下,这是革命党人的悲哀。

陶武先年8月生,四川射洪人,现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

…………

您还知道哪些历史名人?请给我们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s/131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