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年芜湖中招政策发布附艺

明日中考即将结束

升学报名也将提上日程

就在近日芜湖市发布

《关于做好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

明确了最新中招政策

还批复了市区公办普通高中

艺体特长生招生方案

快一起来看看吧

图源:芜湖市教育局

全面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科学核定办学规模

充分考虑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需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重新核定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规模。主要参考依据是:符合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办学规模和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办学规模不超过人,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8平方米/生(不含师生生活用房),在校学生与专任教师比例不高于12.5:1,班额不超过55人,招生计划班级与可供教室不低于1:1.5的比例。

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和计划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目标,依据国家和我省有关办学标准,综合考虑本地生源情况、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普通高中教育总体资源等因素,科学编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严格防止产生新的大校额、大班额,起始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人。

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市区公办普通高中在市区招生,四县市区(无为市、南陵县、繁昌区、湾沚区,下同)属公办普通高中在本县(市、区)域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实现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可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辖区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高校附属普通高中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其他公办普通高中相同。所有普通高中不得跨芜湖市招生。对在大班额消除过程中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地区,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这些地区申请,统筹调配学位资源,合理安排跨区域招生计划。

四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办学条件、办学行为、本地生源等情况,将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细化到校,招生计划确定后不得擅自变更。要将确定的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下达的招生计划及时报送市教育局。

坚持示范高中指标分配政策

年仍按照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80%切块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指标到校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得单独设置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但必须达到公办普高最低录取控制线方可进行录取。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实行%的指标分解。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指标分解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确定分解因素,制定具体分配办法。严禁将指标分配与初中升学率挂钩。易地扶贫搬迁、农业转移人口等政策性特殊情况,由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作出具体规定,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城市优质普通高中和县域薄弱普通高中对口帮扶机制,通过举办分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由跨区域“招好学生”到“送好资源”转变。各县市区要加大对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的宣传,落实指标到校生政策要求,引导学生自愿合理分流。

严格规范公民办高中招生行为

全市普通高中要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达到考试所在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或未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年继续进行省示范学校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计划不得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考试时间在中考后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招生录取名单须通过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继续实施一中、附中联合招生、电脑派位,逐步形成省示范高中公平竞争机制。

全面统筹特殊类型和群体招生

1、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四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选择部分具有特色办学基础的普通高中学校,积极推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明确学校特色方向、招生数量和相应的招生办法,严格控制招生比例,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进行招生;普通高中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试点班,报市教育局登记后,统一报送省教育厅备案,同时要严格控制规模,健全科学公开公正的选拔机制,加强跟踪研究和阶段性评估。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足球实验班和航空实验班、芜湖市第七中学宏志班、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北城实验中学运动员、芜湖市第二中学安澜啦啦操班面向全市招生,全市其他各类特色班都在规定的属地范围内招生。严格规范公办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班”等招生行为,纳入招生统一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录取分数应达到同批次学校录取要求,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本校或同层次学校普通班级。内地民族班、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按有关规定执行。

2、保障特殊群体教育。落实随迁子女考试招生政策,在我市参加普通高中招考录取的随迁子女,与芜湖市户籍学生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回户籍所在地参加普通高中招考录取的,享受与户籍所在地就读考生同等政策待遇。

从严控制政策性加分

除以下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得重复加分。

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所规定的加分对象和标准;

2、台湾籍考生在其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3、公安英烈、烈士子女考生在其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4、少数民族考生在其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

5、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考生,在其初中学业考试成绩上增加10分投档;

6、军人子女考生加分参照《芜湖市教育局芜湖军分区政治部关于印发〈芜湖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的通知》(教基〔〕75号)要求执行;

7、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考生加分参照《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皖公政治〔〕号)要求执行。

8、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考生加分按照《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芜湖市消防救援队伍保障机制的意见》(芜政办秘〔〕25号)要求执行。

严格招生录取流程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校和教师等,应尊重考生填报志愿的权利,不得强迫学生填报指定志愿。考生应根据当地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和相关标准,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潜质、中考成绩等因素,填报适合自己的升学志愿,一经确认,不得变更。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都要依据学生填报的中招志愿和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按照市教育局批准的录取标准和办法进行统一录取。每所招生学校须通过其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名单。

参加中考并被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报到并办理入学相关手续,规定时间内未报到且未向录取学校说明原因的视为放弃普通高中就读机会,其它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不得为未报到的学生注册学籍。

进一步完善“四个五”工作运行机制

继续坚持和进一步完善“四个五”工作机制,即进一步完善“五个统一”: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考试政策、统一招生录取程序、统一录取时间及地点、统一发放录取通知书;坚持实施“一次报名、一次考试、一张志愿表、一条龙录取、一份录取通知书”的“五个一工程”,统筹管理各类学校(含行业办学)的招生录取工作;进一步完善计划审核、投档、录检、监察、材料打印“五环运行”的录取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中考报名、中招录取、高中阶段学籍、普高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报名“五号统一”管理,统筹中招录取、高中阶段学籍和高考报名管理。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一)做好学生引导工作。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举办多种形式的“订单班”、“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班”。各国家级示范校和省级示范校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质量的中职教育。

(二)分解中职招生任务。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对部分学业困难应届初中毕业生,可通过春招的形式,提前入学并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三)加强中职招生考核。市教育局将把职普比完成情况作为对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和督政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市属初中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把中职招生宣传情况、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分解任务、录取情况)、教育事业统计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完善中职招生录取。五年制高职、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志愿填报、招生预录取在市级招生平台上进行,经市级招生平台预录取的考生,其在省中职网上招生录取平台上的志愿填报、录取及确认等相关手续,由我市各招生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相关规定组织办理;填报外地市包括五年制高职、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职业学校的考生志愿填报、招生录取仍由学生在省中职网上招生录取平台上进行。

保障措施

(一)强化高中阶段招生统筹管理。继续实行“市县统一,以市为主;市县联动,统分结合;集中招生,分批录取”的组织形式。

(二)加强招生过程监控。所有普通高中和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须于8月25日前完成招生录取和录取结果审核、公告工作,任何学校都不得以入学保证金或押金等形式向学生收取与录取有关的费用;要加强学籍注册监管,严格普通高中一年级新生注册的审核把关,并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将考生成绩导入中小学学籍系统中,普通高中学生按规定报到后,由就读学校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在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中发起高一新生注册程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招生管理和学籍管理部门应在9月30日前完成注册审核及电子档案转移。

(三)加强政策宣传。

(四)强化监督检查。

(五)严惩违规行为。对违规招生的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员要予以约谈,学校及个人均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对违规招生恶劣影响的,要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是省级示范高中的,省教育厅将撤销其省级示范高中称号,两年内不得恢复,其他普通高中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处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民办学校不得拒收学生、不得变相迫使学生放弃入学和转学;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依法依规处理,因违规招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通报的,年检一律作为不合格处理,限期整改,按照不低于招生计划10%的比例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追回有关奖补资金;拒不改正的,依法依规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含筹设期间)不得招生。对普通高中违规录取的考生,不予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予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各县市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适时对属地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规招生行为,列入教育督办事项。市教育局将加大对招生过程的监督检查,继续将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纳入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和对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市教育局于年秋季开学后两周内,普遍开展一次招生工作专项检查。

(六)实施“阳光工程”,公平、公正招生。继续坚持实施以招生政策公开、招生学校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程序公开、录取信息公开、招生结果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的“八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和以报考省示范高中统招(含切块)考生资格公示、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公示、免试直升生资格公示、政策照顾加分公示、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A等考生名单公示、应历届生届别公示、普高新生学籍公示的“七公示”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公示制度。要自觉将“阳光工程”的精神和内涵真正融入到中考中招日常管理工作中去,维护考生、家长的合法权益,公平公正招生。

年市区公办普通高中

艺体特长生招生方案的批复

图源:芜湖市教育局

批复如下:

一、同意芜湖市一中、安师大附中、芜湖市十二中、田家炳实验中学、芜湖市二中、芜湖市三中、安师大附外、火龙岗中学、清水河中学等九所学校,年面向市区招收高中艺体特长生。

二、各校要将经批准的本校招收高中艺体特长生的招生简章或办法向社会公布,并做好宣传工作。

三、艺体特长生必须符合年市中招文件中的相关规定。省示范高中学校录取的艺体特长生,必须符合“省示范高中填报原则”规定的条件。市示范高中录取的艺体特长生,必须符合“普通高中录取原则”规定的条件。

四、年市级仍不再统一组织艺术和体育特长生考试工作,由各学校自行组织专业课考试(校考)。各学校要制定具体的专业课考试(校考)实施方案,严密组织,并邀请派驻所属教育部门纪检监察组加强监督。要严格按照我市考试疫情防控要求制定疫情应急预案。

五、各校录取的艺体特长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校考)且中考总成绩原则上须在划定的普高艺体特长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之上。专业成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条件,详见各校招生简章。

六、学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校考)时间安排在中考文化课考试之后,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详见各校招生简章。

七、未完成的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可计入本校统一的招生计划。

八、报考艺体特长生的考生均须填报志愿,按照市教育局确定的填报志愿时间,在考生所在学校(原报名点)填报。各校的艺体特长生均在提前批次录取。

九、四县市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艺体特长生由县(市、区)教育局按市中考中招文件规定要求审核同意方可招生,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十、各校要将本校组织的艺体特长生专业加试成绩于6月27日上午下班前报市教育考试中心。

图源:芜湖市教育局

信息来源:芜湖市教育局

图文综合:芜湖二报精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w/135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