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逼疯老师是谁逼疯孩子
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老大娘问我叫甚么名字,我转身对老大娘说,我叫红领巾,雷锋叔叔是我的偶像。近几天,上一篇篇逼疯老师的小学生作文被友们纷纭转发。语文老师们说,这样的作文并不是只是个笑话。他们担心的是神一样的作文背后的问题:孩子们缺少生活体验、缺少情感交换。(3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孩子的作文没有常识、没有体验、没有情感,已不是一天两天的现象了。老师被作文逼疯了,而很多孩子却在为作文抓狂,讨厌作文。孩子是一张白纸,世界通过他们在纸上画出缤纷的色采。作文本来是表达情感认识的文本,最能体现孩子的心灵,却无奈体现出焦虑与枯萎的一面。
孩子们的作文惨不忍睹,大人们该作何反思?仔细想一想,我们又未尝给了孩子们更多体验与交换的机会?一方面,我们的孩子愈来愈多地被禁锢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软禁在家族的小空间里,可供体验与情感交换的空间小得可怜;另一方面,孩子们的书包愈来愈沉,脚步却愈来愈快,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发令枪,催着一个又一个孩子当了课业的奴隶,可供体验与情感交换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神一样的作文,文字表述的离谱暂且不言,一样的声调,一样的格式,才是真问题。我们的老师在被孩子逼疯,感叹真想吐的同时,却又不停地在命题作文,制造框框,超出孩子情感与认识范畴,逼着孩子们拿着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舶来的一知半解的经历,给情感注水。而为了应对考试标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准化的需要,作文教育俨然成了范文模版压抑的生产线。比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表示,高考阅卷评判作文真是太痛苦了,老师们只看一天就受不了了,看到最后真的是要吐了。现在高考作文的主要问题就是模式化,很多学生学习了很多写作套路。明显,不是孩子没有情感与体验,而是作文考试到了获得分数时,不需要情感与体验。
作文逼疯老师,是教育作茧自缚,咎由自取;而作文逼疯了孩子,却是功利教育误人子弟的注解。教育失去了培养情感的导向,实质上脱离了教书育人的主旨,让孩子体验与认知现实环境本就先天不足,又遭受到后天失调。作文得不到高分只碍观瞻,而情感得不到积累与锤炼,无疑会为害一生。被作文逼疯的孩子无辜而值得同情,救救孩子要先救救没有营养的教育。(木须虫)
分享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w/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