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芜湖第一辆公共汽车,公共交通的历

芜湖公共汽车诞生的背景

交通变迁见证了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芜湖还没有开通公共汽车,当时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车和轿子。

图为年,芜湖街头拉黄包车的景象

到年市区的人力车仍有辆。当时市区可供机动车勉强通行的路面全长不足8公里,市民出行大多以步代车。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交通条件逐渐难以满足市民需求,在此情况下,开办公共汽车成为大势所趋。

图为解放初期,芜湖中山路上川流的人力车

芜湖第一辆公共汽车的诞生

为了适应芜湖市政建设发展的需要,便利市内人民交通,年7月10日,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芜湖市分公司具文报告市政府,要求开办芜湖市公共汽车。

图为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芜湖市政府向省政府呈报《关于办理芜湖公共汽车初步计划草案的意见》

当时拟以两部汽油福特客车循环行驶,其中一条线路(一辆车),以火车站为起点,经过航务局、轮船码头、人民电影院、大花园口、大华戏院、花津桥、环城西路、环城东路,至金马门为终点,反复行驶;另一条线路则以弋矶山为起点,经由陶沟、新市口、冰冻街、中山路、中山桥、大华戏院、花津桥、环城西路、环城东路,仍至金马门为终点。公司拟先行试办一个月,吸取经验以便逐步改进。

年,芜湖市第一班公共汽车行驶在北京路上

考虑到第一班公交车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上下车船的旅客、工厂的工人和看电影的市民,兼之车辆有限,为提升车辆的周转率,同年8月4日,芜湖市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具文建议对原有线路进行更改,将两条线路并为一条,即以弋矶山为起点,经由陶沟、火车站、港务局、新市口、冰冻街口、解放剧场、中山桥、大华戏院、花津桥、环城西路、环城东路至金马门。至于票价问题,根据省交通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具体情况,确定全程(弋矶山至金马门约4公里)单价为元(旧币,币制改革后为0.20元),中途12站分为四段,每段元(旧币,币制改革后为0.05元),不足三站为一段,超过三站不足六站为两段。

这份报告由市政府于年9月2日呈报省政府,由省政府指定省交通厅回复。年9月15日,省交通厅批复,同意芜湖市政府意见,并同意该公司在市内试办公共汽车业务,以一个月为限。在试办期间的运营情况及获取的经验,要及时上报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以便研究改进。至此,芜湖市区第一辆公共汽车线路开通了。

芜湖市区早期的公交网

年9月22日,芜湖市政府批准汽车分公司开设二路公共汽车,并于10月1日正式运营。车辆配备为汽油客车两部,木炭客车2到3部担任运营,并与一路配备的八部车机动调度。

二路车线路为:以新市口为起点,经由模范村、凤凰村、工人俱乐部、柳春园、陡门巷口、新芜路、人民电影院、人民饭店、港务局、中江路循环行驶。票价为一站0.02元,一次连续乘坐两站0.04元,三站0.05元,四站0.07元,五站0.09元,六站0.10元,七站0.12元,八站0.14元,九站0.15元,十站0.16元,十一站0.17元。

图为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芜湖市第二路公共汽车停靠站站牌设计图

图为市档案馆馆藏档案:

芜湖市第二路公共汽车站距里程表

随着芜湖公共交通的发展,成立市公共汽车公司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的市区公共汽车自年开通以来一直是由芜湖江南汽车分局经营,年,考虑到江南分局的经营对象是以货运和长途客运为主,从精力和经营业务角度考虑,并综合省内外的一些做法,市交通局遂向市人委报告,要求成立芜湖市公共汽车公司。报告经市人委报省人委批复同意后,决定将江南分局公共汽车11辆无偿调拨给市公共汽车公司经营使用,当时的车辆包括了司蒂倍克M-16(38座)1部,福特F60(45座)8部和大万国M-5H-6(50座)2部。

市公交公司成立后,于年对原有两条线路进行了调整,并陆续增辟了三路、五路车,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四、六、七、八、九等线路,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交网络。

图为芜湖市区早期的公交车

时至今日,芜湖公交线路数已超过了条,站点约个,

公交旅游专线双层巴士也已投入运营,

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已日益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来源:芜湖档案

小编猜你喜欢看这些↓↓↓

沧海桑田新老照片对比沈巷三十年变迁

赶集-源自沈巷传统的民俗文化。

在外创业的沈巷游子们,来一组家乡的照片给你们看看!

你还记得九十年代初沈巷的样子吗?珍贵的记忆!

沈巷腊月二十六-俗称“光蛋集(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hushizx.com/whxw/12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